(资料图片)
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8日电 (谢广洪 张伟)芒种梅雨纷纷,耘田追肥,早稻生长旺。随着芒种时节的到来,一场舒爽的大雨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的田间地头出现一片片犁田插秧的景象。农户们争分夺秒、抢抓农时,在田间快速穿梭,将一株株葱郁的水稻秧苗整齐有序地被插入稻田中。绿油油的秧苗在稻田里铺展开来,随风摇曳,形成一片美丽的乡村景象。
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稳产增收,2023年以来,施秉县牛大场镇提前谋划,坚持片区规划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旱改水”项目有效开展。
实施图斑核查行动,激活耕地保护“新动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吃饭的“家底子”,施秉县牛大场镇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扎实开展图版核查整治,对“非粮化”“非农化”地图斑进行逐一会审,掌握地块面积、位置、栽种作物及周边环境等基本信息,摸清整治任务底数,做到图斑摸排细、任务底数明。镇党委政府各分管领导、包村领导下沉现场督导,举一反三、由点及面,自觉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截至目前,牛大场镇已完成“旱改水”项目52亩。
抢占智慧赋能先手,激活农业科技“新活力”。施秉县牛大场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重开展以太子参为首的中药材、烤烟、辣椒、高粱等主要产业的生物育苗和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工作,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省州科技特派员、本地“土专家”及企业方共同协作,培育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金种子”,让种田农民少花钱、多打粮,实现产量高、品质优。2023年以来,牛大场镇在牛大场村和柳塘村实施水稻育苗,培育秧苗151亩。优质秧苗让芒种时节的农户们栽下“新希望”,挑上“金扁担”。
培育新型农民“头雁”,激活农民种粮“内生力”。农民是种粮主体,牛大场镇政府在各村建设实施各类示范基地与“旱改水”项目的过程中,一方面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广泛宣传农资补贴、大豆玉米套种补贴等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愿意种粮、种粮赚到钱。另一方面,积极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等项目,从用人力到机器,从室内讲学到田间演练,从靠经验到靠科学,从支部“带头干”到大户“带领大家一起干”,培育了一支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了一批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充分激活种粮农民的内生动力。
芒种“忙种”,有忙有种。当前,牛大场镇水稻插秧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全镇现已完成种植5600亩,预计在6月中旬完成7000亩全部种植数。(完)